2007年5月21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天下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让百余名聋哑儿告别无声世界
张丽娜

  “妈妈!”5月19日,4岁的马俊扬艰难地跟远在辽宁的妈妈对话。第一次听到儿子呼唤“妈妈”,她的母亲在电话的另一头激动得泣不成声。
  马俊扬是先天性聋哑儿,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刚刚3个月,现在带着助听器,他可以简单地发音。在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孙月光老师的语音训练下,马俊扬是从这里告别无声世界的第145个孩子。
  1993年春季,孙月光辞去了小学教师的职务,给一名9岁的聋儿梁海当起了家庭教师,聋儿母亲让人心碎的呼救,震撼了她的心灵,坚定了她做特教的信念。
  教聋儿开口说话,对孙月光来说,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,也是一个挑战。为了解掌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,孙月光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参加专业培训。之后又不断刻苦学习和钻研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技巧。1997年,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,孙月光创办了回音聋儿康复乐园,并总结出了“回音聋儿康复法”。
  聋儿康复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,为了学会口舌操中的一个卷舌音,她把筷子放在舌头中间,舌体两边尽量往里卷,一有空就站在镜子前面练习。经过无数次演练,她总算能灵活自如地给孩子们做示范了。
  有一次,孙月光教聋儿发“ma”音,可是不管她怎么教,聋儿就是发“ba”音。晚上在厨房里做饭,孙月光嘴里不停地重复着“ma、ba”……吃饭的时候,她突然一拍桌子:“我知道了!”爱人被她吓了一跳,瞪着她说:“你着魔了吧。”孙月光来不及解释,放下碗赶紧去翻资料,终于弄明白这两个音的区别了。第二天,当孙月光把握住要领再教孩子时,只用了十几遍,孩子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两个音了。
  在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的一次报告会上,孙月光激动地说:“我会永远站在有声世界的门口,我会用我的心,用我的爱,用我的一生让孩子们告别无声世界。”
  在孙月光的生活中,聋儿已成为她生命中的全部,让聋儿回到有声世界是她生命的意义所在,她的快乐、她的忧虑都和他们连在了一起。
  赤峰市敖汉旗有一个叫李永乐的聋哑儿,刚来时只有3周岁,根本离不开母亲的照料。孙月光把儿子交给婆婆照看,自己照料李永乐。儿子万分委屈,向奶奶告状说:“我妈妈不是我妈了,成了别人的妈了。”赤峰市喇沁喀旗马蹄营子乡孤山子村有一个叫邸春华的聋哑女孩,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,她从8岁来到孙月光家,今年已经16岁了,孙月光没收过她的学费,还免费提供食宿。
  孙月光不仅教孩子学说话,还教他们学三字经、英语、电脑……“我想让他们走与健康孩子一样的人生路。”孙月光说。
  孙月光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更多的人来从事特教职业。虽然也有人来她的学校当老师,但是一般都坚持一两个月就离职了。每次成功地让一个孩子告别无声的世界,孙月光都激动好久。